索 引 號 :003096562/202007-00050 | 信息分類 : |
發布機構 :市人民政府辦公室(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) | 生成日期 :2020-06-09 |
名 稱 :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陵市 規模工業企業培育“兩轉一保”工作 方案(2020—2022)的通知 | 內容分類 :規范性文件發布 |
文 號 :辦〔2020〕23號 | 關 鍵 詞 : |
縣、區人民政府,市政府各部門,各有關單位:
經市政府同意,現將《銅陵市規模工業企業培育“兩轉一保”工作方案(2020—2022)》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執行。
2020年6月9日
銅陵市規模工業企業培育“兩轉一保”
工作方案(2020—2022)
為培育工業經濟新動能,進一步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發展力度,提升規模工業企業數量、質量和效益,結合我市實際,特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總體要求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、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,貫徹落實省、市規模企業培育工作總體部署,充分釋放全市工業發展潛力,推進“招商引資企業轉化、內培小微企業轉化、做強規模企業提檔”,實現工業經濟擴量升級、提質增效。
2020—2022年,全市累計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00家以上,規模工業企業總量在全省排名提升3個位次。其中:全市規模工業企業2020年新增60家左右、2021年新增70家左右、2022年新增80家左右。
二、工作要點
(一)開展“新設企業轉規上”行動
1.加大招商力度。堅持先進制造業優先,持續發力招大引強、兼顧大中小企業并舉,引進落地一批優質企業,夯實規模工業企業“生力軍”;將新招商企業向規模企業的轉化率列為招商引資考核指標。(牽頭單位:市招商服務中心,配合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加快項目建設。跟蹤新建工業項目、技術改造項目建設進度,著力幫企業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,力促按期建成投產并培育成規模工業企業。(牽頭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3.做好生產協調。幫助投產未達規企業尋求市場機遇、擴大生產,盡快將項目單位培育成規模工業企業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(二)開展“小微企業轉規上”行動
1.建立小微企業動態信息庫。結合《銅陵市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方案》,按照營業收入分為1500萬元以上(擬進規企業)、1000—1500萬元(預備企業)、1000萬元以下(種子企業)三個梯度,對全市現有2700余戶非規模工業企業,建立規模企業培育信息庫并滾動更新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市統計局、市稅務局、市市場監管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推進小微企業梯次培育。組織開展“種子企業-預備企業-擬進規企業”梯次培育工作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要以當年新增規模企業目標數為基數,按不少于基數的1.2倍選取“擬進規企業”,作為規模企業重點培育對象;按不少于基數的1.5倍選取“預備企業”,作為“擬進規企業”重點培育對象;按不少于基數的2倍選取“種子企業”,作為“預備企業”重點培育對象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3.強化小微企業培育責任。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是所轄小微企業培育工作的責任主體,負責制定并落實梯次企業培育工作方案,將小微企業轉化為規模企業數量作為服務企業的考量標準,切實推進小微企業的轉化提升;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強化協調服務與信息互通,推動形成互通聯動、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、市統計局、市稅務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銅陵供電公司)
(三)開展“臨退企業保規上”行動
1.做好臨退企業監測。對年度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左右、有退規風險的規模工業企業進行監測,建立目標企業名單,開展逐戶動態走訪,全面分析企業近年來指標變化情況及發展趨勢,掌握其生產運行狀況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統計局)
2.推動臨退企業做強。全面梳理、有效分類存在退規風險的工業企業,對因暫時性困難等導致生產下滑的,“一企一策”制定幫扶措施,特別是在資金、政策等方面給予適度傾斜,力保企業留在規上行列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)
3.幫助退規企業返規。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負責對近兩年退出規上統計的企業進行梳理,為退規企業做好服務與運行監測,對達到返規條件的,要及時組織申報入規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)
三、保障措施
(一)強化組織領導
1.成立工作專班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組長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以及市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的“兩轉一保”工作領導小組,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局。原則上每季度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提請召開一次工作推進會議,協調推進規模企業培育工作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統計局、市財政局、市稅務局、市市場監管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,銅陵供電公司)
2.壓實工作責任。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要強化主體責任,建立相應工作機制,出臺配套扶持政策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3.嚴格督查通報。建立規模企業培育工作定期通報制度,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每季度對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“兩轉一保”工作開展情況進行通報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市統計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(二)加強激勵引導
1.兌現一次性獎勵。自2020年起,按照《銅陵市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》《銅陵市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管理暫行辦法》等規定,對首次進規企業予以獎補;鼓勵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在此基礎上,可另行制定疊加獎勵政策。(牽頭單位:市發展改革委、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市財政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實行稅收貢獻獎勵。自2020年起,對首次進規企業次年度起仍保持為規模企業的,以企業上一年度實際繳納的增值稅、企業所得稅等稅款地方留成部分為基數,由受益財政將企業次年超基數增長部分的50%獎勵給企業,獎勵期不超過3年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3.開展綜合性扶持。對涉企的支持政策,重點向規模工業企業傾斜,在項目審批、資質認證、引進人才、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;在推薦工業企業申報國家、省、市政策資金扶持時,原則上優先推薦規模工業企業和新辦企業;在“專精特新企業”“科技小巨人企業”“成長性小微企業”等申報中,同等條件下,優先對納入本方案梯次培育庫的企業予以支持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、市發展改革委、市數據資源管理局)
4.加強要素扶持。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負責制定標準廠房優惠政策,對進入標準廠房并一年內成長為規模工業企業的項目,給予標準廠房租售價格優惠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5.鼓勵企業技改。依托于工信部電子五所技術和人才的優勢,開展企業診斷,尋找企業“短板”;針對性地支持具備升規條件的企業技術改造,并按照《銅陵市工業轉型升級資金管理辦法》,給予企業技術改造新增設備投入補貼。(牽頭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市財政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(三)加大金融支持
1.落實金融保障。推動政銀企合作,鼓勵“政銀擔”“稅融通”“科技貸”等向規模企業及培育企業傾斜;鼓勵金融機構對重大建設項目發放項目貸款,為項目建設提供融資支持。(牽頭單位:市地方金融監管局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、市財政局、市科技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創新金融產品。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針對規模企業的專項金融產品,對成長性好的規模企業給予信貸支持。(牽頭單位:市地方金融監管局,配合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(四)優化企業服務
1.深入開展“四送一服”工作。建立“兩轉一保”企業信息數據共享機制,將重點項目、規模企業及梯次培育企業列為“四送一服”重點服務對象,給予精準的政策宣傳解讀、上規輔導、跟蹤服務;針對企業反映項目建設、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“急”“難”問題,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溝通,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困難。(牽頭單位:市民營經濟促進局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發揮創新創業平臺作用。用好政府創新創業平臺,嘗試公辦民營、公私合營等運作模式,激發平臺活力;加大對各類民營創業園的支持,提高孵化能力,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指導、金融服務、資源對接等全方位的服務。(牽頭單位:市科技局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)
(五)強化業務指導
1.舉行企業輪訓。加強對規模企業統計人員的輔導培訓,每年對培育入規目標企業和新入規企業至少全部輪訓1次,3年內對全市所有規模企業統計員至少培訓1次。(牽頭單位:市統計局、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配合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2.做好申報指導。各級統計部門指定專人為申報入統企業提供專項指導,并指導企業按照要求做好申報資料準備,確保申報企業及時入統。(牽頭單位:市統計局,配合單位:市經濟和信息化局,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3.提升填報質量。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可對所轄規模工業企業統計員進行統計工作考核,并發放適當獎勵,充分調動統計員工作積極性、主動性,提高信息報送的質量和效率。(牽頭單位:縣區政府、銅陵經開區管委會)
附件:銅陵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專項行動任務分解表
附件
銅陵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
專項行動任務分解表
單位:戶
名 稱 |
現有規模 以上企業數 |
2020年 新增數 |
2021年 新增數 |
2022年 新增數 |
三年合計 新增數 |
全 市 |
465 |
60 |
70 |
80 |
210 |
樅陽縣 |
119 |
16 |
18 |
20 |
54 |
銅官區 |
70 |
7 |
9 |
11 |
27 |
義安區 |
87 |
9 |
11 |
13 |
33 |
郊 區 |
71 |
8 |
10 |
12 |
30 |
銅陵經開區 |
116 |
20 |
22 |
24 |
66 |
市 直 |
2 |
-- |
-- |
-- |
-- |